常常听做试管婴儿的患者诉苦:前期促排卵打针已是千疮百孔,好不容易盼到胚胎移植,又变成了药罐子,这些保胎药可不可以省省啊?对于这个问题,试管专家表示有话要说。
1什么试管需要用保胎药众所周知女性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自然流产,而大部分做试管婴儿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黄体功能不全,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发育,而在试管婴儿周期中,由于多个卵泡同步发育,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导致黄体期缩短。
2、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大部分都进行了控制性超促排卵,由于应用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降调节,停药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不能迅速恢复,导致早孕期黄体功能不全。
3、在取卵的过程中抽吸卵泡可能导致部分颗粒细胞丢失,也会影响黄体功能。因此对于做试管婴儿的患者,由于其自身黄体功能不全,所以在胚胎移植后往往需要黄体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口中的保胎药非但不能省,还要坚持按时用!
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可以在进行胚胎移植后,在试管专家的指导下选用不同剂型的黄体酮。每天务必都要按时服用,以免体内孕激素水平波动对大家的妊娠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2黄体支持药物目前,黄体支持的药物包括:黄体酮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其中黄体酮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常用的黄体酮类药物有口服、肌肉注射、阴道用药等剂型。
口服制剂
由于肝脏的首过效应,需加大口服剂量才能达到使子宫内膜转变的组织最佳孕酮浓度。目前,一些孕酮衍生物,如地屈孕酮(达芙通),是一种反式孕酮,其对孕激素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全部作用均由孕酮受体介导,与其他受体结合少,不良反应小,口服易吸收。
针剂
是比较传统的黄体酮制剂,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肌肉注射后迅速吸收,能提高黄体期血清孕酮浓度,改善黄体功能,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其疗效已较为肯定。但因为是油剂,注射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红肿、甚至无菌性脓肿,吸收恢复需较长时间,患者耐受性较差。
阴道制剂
主要有黄体酮缓释凝胶和微粒化黄体酮胶囊,经阴道途径给予黄体酮后,阴道上皮细胞迅速吸收并扩散至宫颈、宫体,并完成从子宫内膜向肌层的扩散,即子宫首过效应。并且由于孕酮阴道吸收的子宫首过效应,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可产生较高的局部效应,从而避免血清高药物浓度而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目前很多研究认为,孕酮阴道制剂与针剂在黄体支持中具有相似的疗效。阴道用药患者的全身反应小,可避免肌注带来的痛苦,耐受性好,但也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会阴不适等不良反应。
Tips:
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在进行胚胎移植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不同剂型的黄体酮,但务必每天按时应用,以免体内孕激素水平波动对大家的怀孕大业造成不良影响!
关注过试管的家庭都知道,女性在经历促排卵打针的时候是最受罪的,因为促排打针是一支接一支,好不容易迎来了移植怀孕,又开始吃保胎药,硬是把自己变成药罐子。那么,保胎药到底需不需要吃?移植成功后又会出现哪些常见的误区?
可以非常确定的告诉大家:不可以!
黄体酮的作用有哪些呢?
1、帮助子宫接受胚胎,有利于胚胎着床。
2、抑制子宫收缩,防止子宫将胚胎排出,起到保胎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胚胎不被母体排斥。
4、孕激素可通过提高母体血糖水平而增加胎儿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胎儿生长。
为什么移植后一定要吃保胎药?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排卵性功血,且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自辅助生育技术开始早期,研究者就已经明确试管婴儿过程中存在黄体功能不足,那黄体功能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1、取卵时大量颗粒细胞被抽吸,雌激素和孕激素产生不足;
2、降调节抑制了垂体LH的生成,黄体形成不充分;
3、超促排卵过程中,形成多个黄体,产生大剂量雌孕激素,抑制LH分泌。
这些因素是目前公认的造成试管婴儿助孕患者黄体功能不足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试管助孕中充分的黄体支持是重要步骤。
临床实验也证明:试管婴儿术后应用黄体酮的临床妊娠率显着高于未应用者。因此,对于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因为自身黄体功能不全,在进行胚胎移植后,通常需要黄体支持,即保胎,所以大家口中的保胎药非但不能省,还要坚持按时用!
黄体支持的药物包括哪些?
黄体支持的核心是提高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可以用于黄体支持的药物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Gn-RHa、雌激素等,其中常规的黄体支持方案是直接外源补充孕激素。可以用于黄体支持的孕激素种类繁多,包括肌肉注射、口服给药和阴道上药等不同给药途径的多种药物。